心鉄板燒 - 賞「心」的樂事

12.1.17


冬天特別適合圍爐而坐的玩意,除了火鍋,便是鐵板燒。比弄好才端到跟前的串燒,鐵板燒讓你靠近一點熱力,高溫的鐵板就在一臂之遙;未把即弄即吃的食物放進口前,身體都已經和暖不少。勝在沒有串燒店的喧鬧,鐵板燒的店子多數不會坐得太擠,平均都是六至八人圍著一塊鐵板;勝在沒有漏單而弄挎氣氛的情況,食客的用餐進度完完全全讓師傅看到,對該在何時準備下一道菜自然得心應手,所以每道菜之間沒太多空等的時間。這家開了才半年的鐵板燒店,跟同幢大廈的鮨真是姊妹店。在鐵板燒的最低消費五百來說,定價不進取,如考慮到肉類的質素,更是甚划算的一家。


少許海景位,坐在這塊鐵板前的客人抬頭便會看到。這兒的賣點不是景觀,面前的廚藝比海景還要引人入勝。店內主要有兩個鐵板角落,另有一個小的在店的另一邊。這兩個鐵板角落各坐六人,絕不擠擁,但要確保有位的話最好預先訂座了。


尤欣賞師傅的專注和multi-tasking 的能力,把面前入座時間不同的六位客人照顧得妥貼。有趣的是同時間她能弄別人的湯、煎我們的扒和煎別人的香蕉多士;在同一塊鐵板,卻是三種不同材質和烹調方法的食材,都可以掌握得游刃有餘。


雖然有單點餐牌,但大部分人都懶得去拼湊,索怕點上套餐算了。這裡的二人餐,亮點是可以嚐到三款不同部位的牛,可是我不能嗜牛,故點上各適其適的一人餐,勝在有豬有牛。十個項目,密密食都吃上了接近兩小時。每道的份量都是稱心的,不計尾二的炒飯其實都頗飽足的。海鮮和靚肉並存,加上不俗的手勢,值回價格。


明太子海藻沙律 Seaweed Salad / Cod Roe


熱辣辣的鐵板燒套餐,以冰冷清新的沙律揭開序幕。沒放醋汁或醬料調味,唯一的提味來自鹹香的明太子。份量不多,拌勻後還是不太夠味。不是重點的前菜,而且不是在鐵板上準備的食物,沒有要求太多了。


鐵板「燒」,故名思義是煎炒為主,能暖胃一下的液態食物並不常見。餐湯不是由廚房裡端出來,而是以茶壺盛載並在鐵板上保持溫度,其湯料再在鐵板上稍作調配。鐵板上準備湯品,是賞心樂事的表演;如果點上龍蝦湯,龍蝦肉更會在鐵板上煎香再放在湯裡,因此湯品跟鐵板不是完全無關的。

松露蘑菇湯 Wild Mushroom Cream Soup with Truffle


這裡的湯品選擇偏向西式,有一貫西餐廳的水準。佐以小撮黑松露醬讓客人自行加入湯裡,松露和菇香並重,沒有爭妍鬥艷的感覺。蘑菇打得細碎,入口順滑,質地不會過稠,是面面俱圓的濃香湯品。



蟹肉西洋菜忌廉湯 Watercress Cream Soup with Crab Meat



蟹肉西洋菜忌廉湯特意沒有選龍蝦湯,因為太普遍,點了這客綠調的蟹肉西洋菜忌廉湯。西洋菜比蘑菇還要打得細碎,菜香令忌廉湯的一貫濃稠度減低,口感和味道不俗。惟「蟹肉」令人有點失望,因為只是蟹柳而非真蟹肉。雖然較特別,建議還是點龍蝦湯會較划算,起碼我見到有真龍蝦肉的。


意大利多士 Signature Italian Toast



湯不過稠亦不過濃,沒配以麵包都能緩緩喝下。湯後的下一道菜是兩口便吃完的多士。別以為器皿中黃色的是橄欖油(我真的是這樣以為),就是簡單的鋪上莎莎醬、稍作烘熱的多士。酸酸甜甜的佐料,味道走清新的路線,喝完比它濃味的湯後,自然會認為味道偏淡。


海膽三文魚籽伴北海道帶子配芥辣泡泡 Hokkaido Scallop and Salmon Roe and Sea Urchin with Wasabi Bubbles



光是看著師傅拿出厚肉非常的北海道帶子已令人垂涎欲滴,莫說看著它由奶白掛上金黃燶邊的微妙過程。煎香後加入同樣在鐵板上混成的醬汁,稍作添色提味;放在煎香的翠玉瓜片,最後才把海膽放在帶子上,縮短海膽給加熱的時間。白色的泡泡是意想不到的芥辣味,不過偏甜、不是濃辣得嗆喉,旁邊放有飽滿的三文魚籽。在巨型帶子的對比下,頓成配角。


海膽鮮味不強,但正好跟鮮甜的帶子相襯,沒有喧賓奪主之嫌。帶子的生熟度控制得剛好,雖然肉厚得比上一隻小匙,表面煎得香但內裡仍保持到嫩滑的質感。那種嫩滑不是刺身的生,而是近乎熟的程度,沒有刺身的影子之餘,嫩滑軟腍度得以保持,可見火喉拿捏得剛剛好。

什菌伴三文魚扒配蟹味噌 Assorted Mushroom and Salmon with Crab Miso



魚皮和魚扒分開煎好才合併,頗有心思。以什菌墊底,放上主角三文魚扒、擱著煎得香脆的三文魚皮,綴以幾滴蟹味噌,美得像日式料理店的主菜。三文魚扒煎得較熟,內裡是均一的淺橙;調味恰如其分,不過熟得沒那麼透徹會更好。特愛香脆、咬下咔嚓一聲的三文魚皮,鹹香惹味,可惜只有兩小片…


季節野菜 Seasonal Vegetables



原來這只是第一輪的蔬菜,難怪只有兩塊;吃完炒飯後再端上大碟的芽菜和椰菜絲,這樣蔬菜量便足夠有餘了。沒什麼特別的紅椒和茄子,就當是迎接肉類前的中場休息吧。

日本神戶黑豚厚燒和薄燒 Japanese Kobe Pork Steak AND Sliced Rolls



兩人都點上一人餐,索性把厚燒「或」薄燒變成厚燒「和」薄燒。我倆都吃到四款豬和牛(厚豬薄豬厚牛薄牛),因此每款的份量都是比原來的減半。


有清香甜美的蘋果蓉伴著吃,黑豚厚燒的油香和獨特的香氣令人難忘。腩位的脂肪和瘦肉相間,爽滑惹味,加上黑豚本身的香氣,更是一絕。只是作陪襯和減膩的蘋果蓉,沒有加入焦糖製過,綿滑中帶爽脆的蘋果粒,值得一讚。一口又一口的嗒著蘋果蓉,連肉都未吃完就清了,幸好師傅慷慨地為我們添上。


這裡的薄燒會捲著配菜呈上,黑豚薄燒則裹著韓式泡菜。味道不濃的泡菜,帶丁點辛香,泡菜的爽脆稍為彌補了由厚變薄所失去的彈牙口感。個人雖較喜歡赤裸裸的的厚燒,薄燒算是表現不俗,肉質的順滑口感突出,近乎無渣得不費勁咀嚼都能吞下。在柔滑中突見泡菜的爽脆酸甜,口感新鮮。


日本鹿兒島產A4和牛西冷和薄燒 Japanese Kagoshima A4 Sirloin AND Sliced Rolls



期待不已的和牛,因濃味而置於所有肉類之後。油花分佈平均、甚具霜降感的和牛,在鐵板上由外至內的由紅轉啡。一大塊的煎,繼而在適當時候一分為二、繼而分成小丁,都是一分鐘之內完成的功夫。師傅預先詢問我們想要的生熟程度,恰巧我和友人的喜好不同,但她能夠巧手地因應我們的要求,先把我五成熟的那份呈上,繼而是友人的七成熟,時間上掌握得不錯。


外表像熟透的和牛粒,以用來吸收多餘油分的麵包墊底呈上。看似熟透,但咬下腍滑、入口即化,完全做到我所要求的五成熟狀態。友人說和牛要吃牠的油香,所以熟一點才好,那就看你是否嗜油香之徒了。五成熟的狀態下,油香未致埋沒,勝在不搶肉味,就是我喜歡的中庸之道。


雖為薄燒,牛肉卻沒有燒至全熟,微泛胭紅,可見師傅的手藝了得。呈上前用煎鏟一分為二,裹著的是牛蒡和昆布,在嫩滑無比的肉質上加上漬物的獨特香氣和甜香。不過,牛蒡不易咬斷,小口小口吃會有點麻煩,乾脆把整份放進口裡便好。
 0 讚好

升級小女子炒飯 Fried Rice



這裡的鐵板燒師傅不是全女班,但不用斟酌炒飯的綽頭名字,好吃便可。在飯中混入蔥花、蛋漿和銀魚仔,加入醬油提色,即成乾爽不黏口但完全不油膩的炒飯。鮮有遇到香口如此的炒飯,不自覺地吃得比預期多。多數壓軸的澱粉質,就像婚宴酒席中的炒飯炒麵般無人問津,但嚐了這炒飯一口,便放不下勺子了。


餐牌上沒有寫上有第二部分的蔬菜,這份炒芽菜來得驚喜。出奇地還吃得下,鹹香中帶著芽菜的爽甜,不拌飯都可以空口吃,同樣開懷。

是日雪糕伴香蕉法式吐司 Daily Ice-Cream with Franzosisch Bananentoast



沒想過甜品都用得上鐵板來燒,就是用蘸過蛋醬的麵包裹著香蕉的「香蕉法式吐司」。軟糯的香甜,暖烘烘的正好和雪糕來個刺激的兩極溫感。淡藍色的鹽味和冧酒提子兩款雪糕口味,個人喜歡後者,可能因為已在沖繩吃過鹽味雪糕,其鹹甜相交的味道不甚驚喜了。




照顧周到、一道接一道絕無冷場的一頓鐵板燒晚餐,眼睛和胃納都滿足非常。男生都夠飽的情況下,我相信份量絕對是對得住價錢,莫說這餐中用到的靚肉實在為數不少。私密度甚高的小店,食材配搭和師傅的熟練手勢都令人滿意,雖不至走浮華的路線,但我喜歡這種樸實,來這裡嚐鐵板燒是一件嚐(賞)「心」樂事。



心鉄板燒
網址: Openrice / Official Facebook page
地址: 尖沙咀 亞士厘道17-19號18樓

每人平均消費:$300-1000
抵食指數:♥♥♥1/2(3.5/5)
好味指數:♥♥♥♥ (4/5)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意見

Add me on Facebo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