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國雪山咖啡 Le Café du Mont-Blanc - 六千里外的鄉情

3.10.16


「法國菜?貴夾唔飽?」很多人認為在香港吃到的正宗法國菜都是莊重的一回事,要穿 smart casual、掏出僅有的餐桌禮儀、奢侈的吃上幾個小時,包括我在內。我笑著答道,cafe de coral 囉(大家樂),實飽,法國餐廳名呀仲唔係法國野?爛得很的笑話一則而已,但最近嚐了一頓回味不已的平實法國菜。每人幾百,吃的不是 galette/crepes、不是steak frites,是full course 的法國餐。正宗的味道自有留人處,但廚師和他太太的故事,更扣人心弦。價格親民而具如此實力的法國菜,別處難吃到;肯為太太如此犧牲的法國先生,別處難碰到。

指示牌
大概在三、四月時經過當時在元朗的「法國雪山」,得知要搬過海上渣甸山,心中暗喜,因為對我來說比較便捷。元朗店位於熙來攘往的鬧市中,輪周遭的氛圍,確是埋沒了這法國家鄉菜的小店。「法國雪山」搬到了渣甸山後,不再流於一個畫意的名字;雖然香港沒有雪,但這裡作小店的舞台,是天造地設的配。

渣甸山對我來說不陌生,大學時候有位補習學生住在此山上,每個星期都到他家都是從銅鑼灣利園坐小巴上。這個山頭是90% 住宅,沒什麼假日玩意,但況且大家都肯長途拔涉到郊外找美食,乘一程15分鐘的小巴(14M)又算是什麼?渣甸山不是想像中的高尚(或是荒蕪),當你看過小店別處難塑造的個性,你會覺得這程小巴好媲美一程長途機,法國小屋根本就在眼前。跟司機說「居民協會」有落就行,就是一幢一層半樓底高的建築物。



不知道這位置前身是什麼,單是看門口要感受到裡面的溫暖。還是盛夏,說「溫暖」二字豈不是令人覺得熱得冒汗嗎?不,那種暖到心坎的氛圍,拜黃櫨色木板和紅磚牆壁、柔和的黃光和啡色雅緻的座椅所賜。就像童話裡,有個小孩迷了路,在森林中走呀走,看見眼前有一間屋,屋內有個老婆婆在火爐前織衣服…(下刪三百字)的那種小木屋的感覺。和元朗店的裝修好太多了,這才是配得起當廚的法國先生嘛。



門口的格局像咖啡室,而內裡的dining hall 用上磚牆,配以啡綠格調的桌布和軟椅,很有農家的感覺。所有陳設都擺放得井井有條,一椽一木,格調一致。

不得不提的是高達一層半的樓底,除了這裡和一些古蹟,我不知道這麼高的樓底可以在哪找(酒店除外)。站得老遠的拍,都不能把地下和天花板同時攝進鏡頭。牆邊的一列酒架,最底那行根本站著都觸不到,你說樓底是那麼的高、空間感是那麼的充俗。



說是山上森林小屋,除了木以外,該有點生物才對。牆上的確有,不難成焦點的兩個鹿頭和一塊麂皮(忘了是否這隻動物)。兩個鹿頭中,其中一隻是真、一隻是假,但都是由法國先生和香港太太廿年前從法國帶回來的。外國有很多地方都容許狩獵,那裡的居民的家,多有著這樣的佈置。



這裡開在山上,位置上「離地」,但價錢絕不「離地」。我夠膽說,這裡的食物可能比元朗的一間西餐廳還要便宜,但吃過便知這不是唾手可得的貨色。大致上4個 course、$488一位的set dinner 其實不錯,但揭過單點餐牌後,決定不點套餐,可以嚐較特別的菜式,而且單點的價錢一樣相宜。這裡不收加一,見到的就是實質付上的價錢。前菜 $138-168、主菜稍貴但合乎預算($188-408),湯和甜品尢其親民($48-58)。個人認為最大特色是在於前菜和甜品,款式不是坊間常見。

最後點了兩個湯、一客前菜、兩客主菜、兩客甜品、兩杯 house wine,每位價格和套餐的差不多,大概五百左右,但自由度較大。



法國先生是廚師,沒有露面,而港人太太則為客人講解菜式、說著法國菜的細節。通常在高級餐廳和酒店吃法國菜,礙於面子和排場,不敢多言,這裡可沒有那種拘謹的感覺,有問必答。

 餐前麵包 Bread Basket 
餐前麵包
湯未到,先來的是麵包和牛油。麵包有兩款,左邊的是較港式、類似排包,有著同樣塗上全蛋液的啡色光面,不塗牛油已經很香,夠鬆軟。右邊米白色的叫 "petit pain rustique"(是叫法國先生寫給我的),和baguette(長棍法國麵包)的共通點是內裡很多小孔。這個比baguette 易入口,外皮薄脆不難嚼,內芯綿密但鬆軟,亦不乏麵粉香,太太說這麵粉是特地由法國訂回來的。
  Petit pain rustique 

法式洋蔥湯 Onions Soup $48
法式洋蔥湯 Onions Soup
愧喝了這麼多「法式洋蔥湯」,始知原來正宗稱上「湯」的不會濃稠得像糊,那些濃得沒什麼水分、盡是芝士洋蔥麵包的,是Soupe à l'oignon。奉桌的洋蔥湯,驟眼看跟Soupe à l'oignon無異,深褐的湯上浮著一塊麵包和焗至半溶狀態的芝士。另上的一小兜芝士另上,可因應口味自行加上。既然不是稠得沒湯的版本,多放點芝士都不至於膩。



原來洋蔥湯可以這樣清雅。味道上當然有著濃烈的洋蔥香甜和乾式火腿的鹹香,炒香至焦糖化的洋蔥釋出自然的甜味,綴以輕輕的芝士鹹香。畢竟不是全溶於湯內,洋蔥的甜比芝士味突出,因此不會感膩。清雅的在於順滑、不嗆喉的口感,洋蔥絲的滑,伴著水狀但不淡的湯溜進喉嚨。如果同時有兩個洋蔥「湯」可選,我還是會選這個,真的可以喝而不是吃的「湯」。

法國龍蝦湯 Lobster Soup $58
法國龍蝦湯  Lobster Soup
和洋蔥湯相比,這個顯然地有點普通。龍蝦的鮮甜很到位,但龍蝦肉舀不到幾顆,而且口感上欠一抹奶滑。舀起一匙,稍欠一點張力,估計是沒放上太多薯泥。是否lobster bisque 和 lobster soup 的解讀之異,令我覺得和喝過的有出入?Bisque 是法式濃湯,「濃」字意味著額外的處理方法,當中加入了龍蝦殼粉和薯泥令到湯變「濃」。在於soup 而非 bisque 之上,這客龍蝦湯已是中上之作。



法國烤芝士 Melted Raclette cheese with potato $128

比起鴨胸和田螺,我認為烤芝士是較有山區或家庭風味的熱前菜。船狀的小碟中,一片片整齊排列的薯片淹沒在焗溶的raclette cheese 內,大碟旁還在捲成花朵狀的Bayonne ham。中文菜名沒有提及薯仔的出現,不過吃芝士是需要一個媒介,因此舀起蓋滿芝士的薯片、放在火腿片上,就可以放進口裡。



主角是瑞士人愛燒來吃的raclette cheese,這名字有點陌生,應該在香港沒有接觸過。通常芝士在加熱後會變得十分濃味,這種芝士濃得來是易入口的,比常吃到的車打芝士要薄身,而且不過鹹,即使連著微鹹的火腿片一起都能駕馭。

歐洲多國都有自己盛產的火腿,parma ham 聽得多,來自意大利;而代表法國的,是Bayonne ham。沒什麼油花,肉味夠濃但入口清爽,正好配甘香軟腍的芝士。奉桌時還是熱可炙手,舀起來不難看到拉絲的場面。大概是用上新薯,薯偏爽口不太粉,不會為這口芝士、肉和薯的搭配造成負擔。

法國油鴨脾 Duck confit $238 
法國油鴨脾 Duck confit 
鴨脾份量適中,但放在大碟上顯得細小。擺盤簡約而清雅,鴨脾下墊著的是混入黃薑粉的risotto,露筍旁的是忌廉薯片。



鴨脾雖小,但準備的工夫很多,吃的是在家弄不到的心機。太太說,用75度的鴨油燉煮數小時,令脾肉慢慢熟透但保持嫩滑,繼而再用鴨油封煎,弄成金黃焦脆的鴨皮。時興低溫慢煮(Sous Vide)來自法國,而傳統菜式duck confit 正是個好例子。皮薄得很,在烹調過程中彷彿把多餘的油分釋出了,入口不膩,薄脆而鹹香。脾本是嫩滑的部分,用油慢煮之下,成功地把這優點彰顯出來。這客duck confit,比在Pudding Nouveau 吃過的要正宗、要細緻。



骨很幼,吃到的肉還頗多的。肉味香濃,二人分吃正好。混入黃薑粉的 risotto 和忌廉薯片都不膩,甚少見到同一碟主菜佐以兩款澱粉質吧?忌廉薯片有點像Atelier Vivanda 的 gratin dauphinois,只是並非以鐵兜呈上而已。

鵝肝牛柳牛肝菌汁 Beef Tenderloin with Foie Gras $408 
鵝肝牛柳牛肝菌汁 Beef Tenderloin with Foie Gras 
先吃鴨脾沒錯,因為這客主菜更濃味。三種重口味的食材放在一起,還擔心會撞味,但出奇地合拍。墊底的再次是黃薑粉 risotto,疊羅漢的形態很美,中間夾著一塊酥皮,但疊在一起吃是沒作用的。建議先吃牛,後吃鵝肝,味道層次由淺入深。



牛肝菌汁是出名惹味的菌類,和肉類很合拍;這客澳洲牛的肉味不至於超濃,但正好配上富菌香的醬汁。用上tenderloin 的部分,脂香不重但肉味突出,角色不至和鵝肝的馥郁脂香重疊。牛肉煎烤得不錯,內裡仍是嫩紅但沒有血水溢出。這塊肉很厚,大概有3-4cm,要做到如此均勻的熟度並不容易。 鵝肝外脆內軟,油香是無懈可擊的。在外邊吃鵝肝,常覺得不會怎樣失準吧,但太太說這是用上貴價的鵝肝,來貨價不低,這客主菜稍貴但賺不了多少。鵝肝的油香很難比高下,但吃得出這不是普通唾手可買的貨色。



牛肝菌汁可以添加,等加汁花了一點時間,原來要把汁再煮熱才能端過來,實在一絲不茍。



雲呢拿汁伴蛋白球 Floating Island $48
雲呢拿汁伴蛋白球 Floating Island 
這客是我期待已久的甜品,不由得誇張一點說,這是我在法國餐廳吃過,口感最驚喜、最少見的甜品。蛋白球(meringue) 比拳頭要大,是個「大島」;雲呢嗱汁造成的「海」不大,但夠沾有餘,因為甜度頗高,可按自己嗜甜的程度調較,還好那蛋白球是微甜而已。



質感上我以為是像吃空氣,因為是打得輕盈的蛋白,如果弄過蛋糕會明白的;但舀下還算實淨,至少能看到齊口的切位,質地不會易塌得被匙羹拖下海去。上面啡色的是焦糖醬,添上一點送至鼻咽的香甜。令我驚喜的是輕盈中帶點實在的感覺,寫出來都覺得矛盾,似有非無的境界是筆墨難以形容。

古法反轉蘋果批 French Style Apple Pie $54 

是晚為了慶祝我的一件開心事,因為floating island 不是糕點、寫不了字,見價錢不高,再點了這客蘋果批。字不算寫得美,賣相不錯但可以更精緻。還以為批底會朝天,回家搜尋過,才知原來製作過程中有翻轉過、蘋果片在其中一步是墊底的,因而得名。



蘋果片份量很多,醬料不膩,甜度適中,不過不失但始終沒有floating island 般耀眼。



一頓富有家庭風味而吃得飽的法國菜,每人盛惠五百,不知往哪找。吃過始知正宗法國菜可以不離地,付的價錢再不是70%環境30%食物。憑兩夫婦打造出來的法國小屋,高雅得彷彿身處海外。是地方找對了租客,或是租客找對了地方,彷彿是天造地設般,不再重要。



不在我所用餐的範圍,但離去前看到這間VIP 房,很愛這個半圓拱的牆身。令人有置身山洞之感,對…就是法國雪山嗎?



店內的牆壁上掛了不少法國山峰、不同高度的景致相片,正道出了掌廚的法國先生和港人太太的邂逅。異地戀聽得多,但最令人感動的,是法國先生為了讓太太近自己的家人,願意陪港人太太來港定居。經營餐廳,或只是在語言不通的外地生活,毫不容易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人,分隔兩地的話,實在沒什麼中間點的選擇。要其中一邊付出多很多的遷就,離開自己的家鄉,假如是我,踏不出這一步。



無論外國的風景多美、食物有多難忘,每次當飛機著陸於香港國際機場,我都有一種安心、歸家的感覺。不論政治環境和經濟等宏觀因素,畢竟生於斯、長於斯,這裡有著太多不斷在建立的脈絡;要一下子抹掉再建,我沒有這股勇氣。

就是這份愛,把法國先生帶到離家鄉 Annecy 六千里(即九千五百公里)的香港。憑著愛,令我嚐到正宗、實而不華的法國鄉村菜。


法國雪山咖啡 Le Café du Mont-Blanc
網址: Openrice / Official Facebook page
地址: 跑馬地 渣甸山祈禮士道2號渣甸山居民協會

是次用餐時段:晚餐
每人平均消費:$300+
抵食指數:♥♥♥♥(4/5)
好味指數:♥♥♥♥1/2 (4.5/5)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意見

Add me on Facebook